- 員外郎
- (员外郎, 員外郎)
官名。 员外为定员外增置之意。 三国魏末始置员外散骑常侍, 晋初又置员外散骑侍郎。 南北朝时, 又有殿中员外将军、 员外司马督等, 都在官名上加"员外"。 隋开皇六年(568), 在尚书省二十四司, 各置员外郎一人, 为各司次官。 唐、 宋、 辽、 金、 元、 明、 清沿其制, 以郎中、 员外郎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。 时号"员外", 实已在编制定员之内。 此外, 唐、 宋、 辽、 金在尚书省左右司郎中下, 也有员外郎。 元属中书省。 清代理藩院、 太仆寺、 内务府等也有员外郎。 员外郎简称外郎或员外, 通称副郎, 秩多为六品或七品。
* * *(員外郎, 员外郎) 官名。 員外為定員外增置之意。 三國魏末始置員外散騎常侍, 晉初又置員外散騎侍郎。 南北朝時, 又有殿中員外將軍、 員外司馬督等, 都在官名上加"員外"。 隋開皇六年(568), 在尚書省二十四司, 各置員外郎一人, 為各司次官。 唐、 宋、 遼、 金、 元、 明、 清沿其制, 以郎中、 員外郎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。 時號"員外", 實已在編制定員之內。 此外, 唐、 宋、 遼、 金在尚書省左右司郎中下, 也有員外郎。 元屬中書省。 清代理藩院、 太僕寺、 內務府等也有員外郎。 員外郎簡稱外郎或員外, 通稱副郎, 秩多為六品或七品。
Chinese Collegiate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bureaucratic ranks (Simpl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). 2013.